7月31日,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圆满收官。中山代表队在本届省中运会田径、武术套路、游泳、乒乓球、定向运动等比赛中累计斩获50枚金牌,稳居金牌榜第2溢诚优配,奖牌榜第3,团体总分榜第4。
中山田径健儿驰骋省中运会赛场。
回望中运会全程,每一帧画面都令人难忘:中山“小飞鱼”打破纪录,一人连夺三金;乒乓小将逆风翻盘,连追三局锁定冠军;追风少年弯道反超,“田径之乡”上演梦想接力;运动健儿智勇双全,定向比赛迎来金牌“大丰收”……一幕幕场景,记录下运动员们的欢呼、拥抱和雀跃,也定格了这届省中运会的“超燃瞬间”。
溢诚优配
一幕幕场景,记录下运动员们的欢呼、拥抱和雀跃。
从一枚枚奖牌中,我们看到了中山健儿的拼搏,也见证了中山体教融合的硕果。
这里,每所学校都在跃动:中山首创“每天运动两小时”全周期模式,覆盖70万中小幼学生,“云运动”平台每年吸引200万人次打卡;“全科体育”寓教于乐,体育运动与文化学习深度“绑定”,香山少年意气风发。
这里,每个孩子都擅“文武之道”:中山率先在全省启动高中阶段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,量身定制学业学习和体育特长培养方案,培养出一批批体育“好苗子”。同时,中山建设301个体育传统特色校溢诚优配,打造“一校一品”“一校多品”特色矩阵,推动体育项目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、普及化。
作为闻名的“运动之城”,中山也从不缺“冠军基因”,苏炳添、陈艺文等一批明星运动员从这里走向世界。如今,年轻小将传承前辈拼搏精神,展现出敢打敢拼、自信阳光的形象,在全省的舞台上大方自如地秀出中山少年风采。
体育后备人才加速涌现,中山不缺“冠军基因”。
数据显示,中山学生体质优良率从2019年的29%跃升至2024年的74.57%,学生体质合格率达99%以上。全市竞技体育水平连上台阶,“体育回归教育,教育反哺体育”的教体工作新局面已然形成。
“教体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中山市将继续在完善体育教育相互促进、协调发展机制方面下足功夫,不断延伸教体融合空间、丰富教体融合内涵,加快建设教育强市、体育强市、健康中山。”中山市教育工委书记,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彭晓新表示。
体育强,则少年强;少年强,则城市兴。赛事能夺冠,发展亦敢争先。带着这股“不服输”的体育精神,中山必将一路飞驰,跑出全新的加速度!
延伸阅读
长图丨中山“群英绘”,定格省中运会超燃瞬间
聚焦广东省中运会
采写:南方+记者 杨慧荣溢诚优配
涌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